• 智博1919





  • EN
   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 > 湖北“16条”助推建筑业转型升级
    湖北“16条”助推建筑业转型升级
    • 来源 :湖北日报
    • 2023-05-05
    • 分享至:

    建筑业一直是湖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,产业规模大 ,去年总产值2.11万亿元,位居全国第4 ;税收贡献高,建筑业企业全年纳税额超400亿元 ;就业人口多,常年从业人员超260万。行业发展迅速,但部分企业在项目承接 、结算回款、转型升级、融资贷款等方面还面临诸多难题 。


    4月23日,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支持建筑业企业稳发展促转型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措施》),从优化行政服务 、培育市场主体、税收金融支持 、降低企业成本、加快转型升级、坚持“走出去”发展等六大方面提出16条硬举措 ,在松绑减负中提振企业信心,为企业健康发展、转型升级、“走出去”鼓劲加油。


    碳减排优惠贷款范围扩大


    加大金融服务支持  。推行建筑行业“绿色贷”“诚信贷”“合同贷”“纳税信用贷”和中小企业应急纾困基金 ,帮助多渠道融资;将绿色建筑 、超低能耗建筑 、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纳入碳减排优惠贷款范围,帮助企业低成本融资 。


    进一步减轻企业资金负担。《措施》要求,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 、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应严格执行工程预付款制度,工程预付款应不低于合同总价(扣除暂列金额)的10%,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提高至已完工程价款的85% 。明确在招投标和施工合同中 ,主要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幅度控制在±5%以内。新发包且工期1年以上的房建和市政工程必须采用施工过程结算,缩短结算回款周期;将建设资金来源、双向担保、合同履约  、商品房预售资金纳入重点监管范畴 ,遏制工程款拖欠行为。


    深化简政放权,进一步给企业“松绑”。下放包括住建、交通 、水利等行业类别的二级资质审查权 ,支持企业跨专业融合发展,打破行业资质瓶颈。开展建筑市场信用评价,全面推行房建和市政工程招投标“评定分离”模式 ,对于投资额较大 、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的项目推行资格预审,降低守信企业投标成本 。


    推行绿色建造智能建造


    工业化 、绿色化 、智能化是建筑业发展的未来趋势。


    持续提升工程建设品质 。推动数字经济与工程建设融合发展,支持国产BIM软件推广应用,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,创建更多“楚天杯”优质工程。


    推行绿色建造。鼓励政府投资项目带头采用绿色建材,鼓励市县对实施星级绿色建筑 、超低能耗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项目给予财政资金补助。落实高标准绿色施工、扬尘防治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的费用纳入工程建设成本。


    向智能建造迈进。对建筑业企业申请智能建造研发生产用地的,参照工业企业供地优惠政策予以统筹安排。鼓励国有资金投资项目采用“BIM(建筑信息模型)+”数字一体化设计、建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、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 、智能施工管理等智能建造技术 。同时,发挥我省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优势,打造智能建造产业协作联盟 。


    大力开拓省外、海外市场


    鼓励“湖北建造”品牌走出去 ,大力开拓省外 、海外市场 。


    比如,在京津冀 、长三角 、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探索建立建筑业企业服务平台 ,帮助对接外省管理部门,在市场准入、人员培训 、注册资格和岗位证书互认等方面提供服务 。


    针对湖北省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项目,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国内银行中长期贷款给予贴息;对法律 、技术 、商务咨询费、勘测调查费 、安全评估报告编制费等前期费用以及资源回运运保费等给予补助;对企业境外工程海外投资保险保费 ,按实际支付费用的50%给予补助,单家企业最高可达400万元。


    同时,对于企业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,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,依法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。支持市县对境外市场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给予财政奖励。






  • XML地图